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媒体转载

健康身体,从“爱牙”开始

文章来源: 作者: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7日 点击数:1,022 字号:

摘自《开州日报》第798期

http://kzrb.kaixian.tv/Html/2010-9-17/6775.html

医生正在给患者治疗牙病

  9月20日是第22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爱牙日活动主题为“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到底我们该怎样保护牙齿?为此,记者近日走访了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医生和县疾控中心相关人员。

  儿童龋齿现象严重

  如今,走进学校,你会发现不少学生嘴里带着褐色的钢丝牙套,就连部分成年人矫正牙齿的也不在少数,牙科医生笑称,这是好现象,至少说明现在人们对牙齿的健康越来越重视了。

  据悉,口腔卫生保健专家近年来研究表明,在我国儿童与青少年中,后牙窝沟龋占龋病的80-90﹪,如果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窝沟龋的发生,既能极大降低儿童与青少年龋病患病水平,又能降低个人经济负担和社会医疗资源消耗。

  “现在儿童龋齿现象很严重。”县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聂吉山指出,窝沟封闭对保护儿童牙齿特别是预防龋齿至关重要,应引起家长高度重视。

  据介绍,儿童牙冠的表面有不少窝沟,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一般牙刷的刷毛无法刷及窝沟底,致使窝沟成为龋病发生的摇篮,而龋坏一旦发生,发展迅速。窝沟封闭就是用一种较理想的高分子材料涂布于窝沟处,让它渗入填塞窝沟,形成硬结后这种材料能把窝沟与口腔隔绝,细菌、菌斑不能进入窝沟,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窝沟龋的发生。孩子6岁萌出的“六龄牙”是患龋率最高的牙齿,它是孩子萌出的第一颗恒牙,将伴随孩子终身,不再替换。同时,它也是孩子牙列形成的关键性牙齿,但大多数的父母却常常忽略了对“六龄牙”的保护,所以应抓紧时机及时进行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治疗,确保牙齿健康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宋益富说,今年的爱牙日活动主题定为“窝沟封闭,保护牙齿”,足以说明窝沟封闭对儿童牙齿保护的重要性。他说,儿童进行窝沟封闭的最佳时间一般为:乳磨牙3-4岁,第一恒磨牙6-7岁,第二恒磨牙11-13岁,双尖牙9-13岁。对口腔卫生不良的儿童,虽然年龄较大或牙齿萌出口腔时间较久,窝沟封闭治疗的时间可酌情放宽。孩子在做窝沟封闭治疗时不会感到痛苦,所用的材料也是无毒无害的。如果孩子比较合作,大约1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一颗牙齿的封闭,并可同时封闭几颗牙齿。与充填一个龋洞相比,窝沟封闭不仅省钱和节约时间,而且不会损伤牙齿。

  如何进行窝沟封闭,宋益富说,窝沟封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安全简便的防龋技术。使用的是无毒害的封闭材料,对牙齿无伤害,即使封闭材料脱落被吞咽,对人体健康也没有任何不良影响。接受封闭的儿童,在封闭过程中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刚刚封闭好的牙齿,避免咬过硬过粘的食物,如口香糖,泡泡糖等。”宋医生说。做完封闭后,最好过3-6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进行口腔常规检查时,同时检查封闭的牙齿,若发现有封闭剂脱落的情况,要及时给予弥补。

专家提醒:保护牙齿,预防“口腔疾病”

  随着科学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口腔保健的意识也逐渐增强,许多人已认识到洁牙的重要性。因此各大医院都相继开展了洁牙治疗术,甚至连美容院也进行洁牙,真是让人惊喜让人忧。

  正确刷牙很关键

  “我很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刷几次牙。有些人进食后就刷牙,口腔卫生应该很好了,怎么也经常牙龈发炎,发生牙痛呢?”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詹先生说。

  对于如何刷牙才更有益口腔卫生,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聂吉山说,牙齿在口腔内排成牙列而行使咀嚼功能,两个牙相邻间均有邻接和间隙,正常时牙间隙有牙龈组织充满,所以牙列不是一个平板,往往在牙间隙内容易存留异物和细菌,人们在刷牙或进行其他口腔护理时,往往对这一点注意不够。另外,刷牙时大家比较注意牙列外侧的清洗,而不注意口腔内侧的清洗,所以这些部位往往存在牙石和菌斑。口腔是一个很特殊的内环境,由于唾液等存在,有恒定的湿度、温度和营养,适宜细菌生长,正常时都容易寄生一些微生物,当我们抵抗力下降时,它们更活跃致病。所以,时常保持口腔卫生很重要。

  洁牙要到正规医院

  “洁牙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聂吉山说,俗话说“病从口入”,洁牙可以消除口腔和牙列局部的许多致病因子,去除牙石、菌斑和烟斑,治疗口腔牙周炎和牙龈炎,并可及时发现龋洞和减少龋病的发生,预防口臭和异味,并保证人们在社交活动中的良好形象。

  那么洁牙应注意什么呢?聂吉山说,一定要使用一次性口腔治疗盘,达到“一人一用一消”。因为洁牙器械(或超声洁牙机头)须在牙齿局部操作,有时会有出血,血液和唾液是许多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媒介,如乙肝、性病等,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以市民不能贪图一时的方便和便宜,到消毒不正规的医疗单位和美容院去洁牙。

专家支招:保健牙齿方法要领

  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健牙齿的方法多种多样,记者通过走访县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聂吉山。让他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供市民参考。

  “经常叩齿,对保护牙齿很有作用。”聂主任说,可以先静心聚神,轻微闭口,然后上下牙齿相互轻轻叩击数十次,所有的牙都要接触,用力不可过大,防止咬舌。平常没事的时候,都可以做这样的训练,经常叩齿可增强牙齿的坚固,不易松动和脱落,使咀嚼力加强,能促进消化机能。

  “鼓漱方法也很好。”聂主任说,先咬牙,口内像含包东西一样,用两腮和舌做动作,反复几十次,像这样鼓漱,口内容易多生唾液,等唾液满口时,再分几次慢慢下咽,最开初时可能津液不多,时间久了自然增加。“鼓漱主要是为了使口腔内多生津液,以助消化并可清洁口腔,锻炼肌肉组织,两腮饱满。”

  聂主任说,“平常要多应用舌头进行口腔运动。”并当场做起了示范,用舌头在口腔里、牙齿外、左右、上下来回转动再鼓漱十余下,分一口或几口咽下口水。“运舌对防治老年性口腔粘膜病,舌体萎缩很有效。”聂主任说,能刺激涎液分泌增加,滋润胃肠,有助于脾胃功能,并能防止口苦口臭。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牙龈按摩法。”聂主任告诉记者,一种是在刷牙时进行,将刷毛以外45度压于牙龈上,牙龈受压暂时缺血,当刷毛放松时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反复数次,使血液循环改善,增强抵抗力。另一种是用食指作牙龈按摩,漱口后将干净的右手食指置于牙龈粘膜上,由牙根向牙冠作上下和沿牙龈水平作前后方向的揉按,依次按摩上下、左右的内外侧牙龈约数分钟。通过按摩牙龈,增加牙龈组织血液循环。有助组织的代谢,提高牙周组织对外界损伤的抵抗力,减少牙周疾病的发生。

新闻链接:“爱牙日”的来历

  相关数据表明:一方面,我国人民群众,尤其是学生的龋齿与牙周疾病情况严重,并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口腔预防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有限,各地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甚至还存在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空白。为此,我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和有关专家认识到,牙病唯一出路是预防,预防的首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又考察了国外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呼吁要建立“全国爱牙日”。

  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和顾问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1989年由国家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国家教委、文化部、广电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老龄委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其宗旨是通过“全国爱牙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

  建立“全国爱牙日”是中国开展群众性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一个创举,是推动我国牙病预防保健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龋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因此每年的9月20日被定为“爱牙日”。

  建立“全国爱牙日”是中国开展群众性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一个创举,是推动中国牙病预防保健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龋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因此每年的9月20日被定为“爱牙日”。

  其宗旨是通过“全国爱牙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


感动 同情 无聊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愤怒
更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