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病人为中心,以职工为根本的后勤服务新模式

文章来源: 作者: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5日

 

    推行医院后勤服务改革,是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医院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院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医院发展日新月异。后勤服务不断改善,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应医院发展,凸显以病人为中心、以职工为根本的后勤服务新模式。

重视卫生保洁  做到环境满意
    环境卫生是医院的脸面,如何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推动着医院的后勤服务。
    医院实行环境卫生外包管理制,与专业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公司对医院进行劳务派驻,按科室规模大小、住院人数多少配备相应数量保洁人员,承担劳务用工风险。同时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卫生督查管理员,负责对保洁人员实行监督和考核。
    医院实行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大考核力度。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环境卫生,在年度目标任务考核领导小组下设立环境卫生考核小组,由总务科统一管理。考核小组对环境卫生每月一次量化计分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科室绩效、管理者绩效、评优评先挂钩,连续考核最后三名的科室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实行零利润供餐,做到膳食满意
    膳食好坏关系着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健康。我院改变过去传统的自负盈亏承包方式,采取原材料自主采购、劳务分包给公司的经营模式,根据销售额收入的比例适当提成的办法进行劳务工资发放,杜绝从病人身上获取利益,实现零利润供餐。医院分别设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病人及家属在营养食堂就餐,办理入院手续时预存足额现金领取就餐票,出院时根据消费多退少补,营养科根据不同病种设计食谱,给病人提供科学营养的膳食指导,由营养食堂加工,配餐员免费送至病区,病人凭票就餐;值班人员在职工食堂就餐,采取个人部分支付、院方适当补贴的办法打卡消费,月底由总务科统计后从绩效中扣除餐费。
    医院食堂实行零利润供餐,给病友们带来了方便,保证了食品安全,进行了科学的营养指导,同时,很好地解决了职工中午就餐问题,对全院的环境卫生保洁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实现安保外包,做到安全满意
    为加强医院安保工作,确保医院秩序正常运行,保障医院人员的安全,我院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实行24小时巡逻,重点对治安、车辆和消防三方面进行安全监管。在门诊部、住院部、收费处、功能检查科室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设置保安亭和固定安全岗,维护就诊秩序,引导就诊流程,保证病人人身和财产安全;门诊部出入口安装车辆出入控制管理系统,对就诊病人车辆和医院业务用车实行免费停车,对社会闲杂车辆收取停泊费,把有限的车位让给病人,解决停车难题;建立健全消防制度规范,成立消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消防应急分队、实行24 小时消防报警监视、定期进行消防理论及消防技能的培训和演练。
 
建立支持中心,做到服务满意
    我院专门设立了支持中心,由物资配送中心和义务支持护理中心组成。物资配送中心设置有总调度员和经验丰富的专业配送人员,及时、准确地把物资配送到各科室,有效解决了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物资供应的困扰,提高了工作效率。义务支持护理中心主要对就诊、急诊、转诊、转科、无人护送的病人免费提供义务护理支持,中心由主管、调度管理员和经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组成,对就诊的病人提供就诊流程、专业护理等服务。病人或科室只需一个电话,服务就能到位。
    我院通过设立支持中心降低了管理成本,节省了医院开支;支持中心人员根据运送量核算工资,从而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实行责任倒推制度,不管在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做到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达到为病人服务的良好效果。
 
推行八四工作制,做到社会满意
    开县地域广阔,边远乡镇交通不便,山区病员来县城看病难,大多数当天不能返回,就医成本高。为方便群众就医,减少中午等候时间,我院将门诊、检验、放射、超声等科室作息时间调整为:上午 8:00—12:00,下午13:00—16:30,由医院为职工提供工作餐。这样大大缩短了病人就医时间,当天即可返回,节约了住宿等费用,也为上班族和学生就医提供了方便。整个医院仍实行24小时工作,不分冬夏季。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作为“经营实体”,要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我院自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以来,医院精简了服务人员,降低了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使得医护人员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把主要精力转到为病人服务的工作重点上来,实现了患者、医院、社会三方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