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患者朋友们,当您踏入手术室的那一刻,听到里面传来各种手术器械的碰撞声、仪器的滴答声、医生的说话声……是否让您充满了紧张与不安?手术室里那些冰冷的仪器,又是否让您感到神秘又恐惧?
其实这些仪器发出的声音并非那么可怕,它们就像生命的“密码”,传递着重要的信息。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手术室各类仪器声神秘面纱,聆听这背后守护生命的“协奏曲”。
一、心电监护仪:生命体征的“实时播报员”
在手术中,麻醉医生既要关注手术进展,又要守护您的生命体征。而监护仪,就是他们最可靠的“助手”之一,这滴滴声就像一位忠实的“生命哨兵”每时每刻都在监测您的心率、血压、血氧、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当这些数值在正常范围内时,声音平稳而柔和,当您的心率突然加快或减慢,滴滴声就会变得急促,通过这滴滴声的节奏节律变化,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您的生命体征稳定。
(当这些声音处于不同异常状况时,提示着您的生命体征出现相应的问题。例如当滴滴声节率过快或过慢时,提示着您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的可能;当滴滴声的节律不规则时,提示着您心律失常可能,例如房颤、房早等。当您的血氧饱和度在95%-100%之间时,滴滴声清脆、悦耳,它反应了您强有力的脉搏跳动;当您的血压饱和度在80%-95%之间时,声音则变得低沉,提示着您供氧不足;若血氧饱和度持续降低,滴滴声则变得极为尖锐刺耳;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您的生命安全。)
当袖带充气时,您会听到一阵轻微的“嗡嗡”声,这是血压计在测量您的血压,如果测量结果高于或低于设定的限度时,监护仪会发出尖锐的长鸣音,医护人员会根据当下情况及时判断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您的血液循环处于较为稳定合理的状态。
二、麻醉机:平稳的“呼吸伙伴”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的确,麻醉医生不仅管你睡还要管你醒,管你术中所有的生命体征监测,麻醉机就是麻醉医生不可或缺的守护神器之一。它能够为病人提供氧气、吸入性麻醉药,并精确控制呼吸参数,如呼吸频率、潮气量等,以维持病人的呼吸功能和麻醉深度,如果患者呼吸管道堵塞或脱落或者麻醉气体浓度异常等麻醉机就会发出警报声提醒麻醉医生赶紧处理突发状况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三、高频电刀:精准的“止血卫士”
手术中的电刀也会用自己的声音保护患者的安全,当电刀的功率输出异常电极接触不良或者组织阻抗发生变化时报警声就会响起防止电刀对患者造成意外的灼伤。高频电刀主要用于切割组织和止血,当医生用它止血时,滋滋声会变得明显,这表明电刀正在精准地封闭血管,防止出血。每一次滋滋声都意味着一次精准的操作,是手术顺利推进的标志。
四、医护沟通:默契的“指挥棒”
在手术室里,您还会听到医护人员的低声交谈声与金属器械的碰撞声,这些声音就像团队协作的“指挥棒”。医生专注着术野,伸出右手的时候,就会听到清脆的“啪”的一声!那是止血钳的手柄打击到大小鱼际所激发的声音,那是医护同频的协调声,如果您处于半清醒状态,这些声音能让您感受到医护的专业与默契。
五、应对措施:降噪耳机
亲爱的患者朋友,您如果手术时还是会对这些仪器声响心怀惧意,不用担心,大声告诉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也有应对措施,她们会轻轻为您戴上耳塞,温柔地筑起一道隔音之墙,将那些让您不安的声音尽数阻拦在外,全力营造安静舒适的就医环境。
手术室里的每一种声音,都是生命守护的“协奏曲”。心电监护仪的滴滴声是生命的节拍,麻醉机的呼呼声是呼吸的保障,高频电刀的滋滋声是止血的卫士,手术器械的咔嗒声是精准的操作,医护沟通的低语是默契的协作。这些声音虽然各不相同,却共同编织了一曲守护生命的乐章。
参考文献:万代红. 无影灯下我记得你的声音[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