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波:做患者的“贴心人” 当外科手术的“排头兵”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6日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因为其血管极其丰富,临床手术难度大,一直以来被视作外科手术的“禁区”。开州区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位勇士,勇闯肝脏手术“禁区”,专注于这个“禁区”精雕细琢,每天都在细微的神经与血管间“轻盈起舞”,他就是肝胆外科党支部党员杜波。

 

不忘初心 心系患者 以诚心换真情

肝胆外科手术在普外科里面是难度最大、时间最长、风险最大的。大部分患者年龄较大,并发症多,病情比较复杂,这类患者手术难度大,主刀医生往往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但只要能为患者带来一线希望,杜波就不会放弃。“比如,一些基础病比较多、心肺功能比较差的老年患者,是手术工作的重点。”杜波介绍,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手术风险和难度都是极大的。术前,需要耐心跟患者及家属反复交代风险,仔细制定手术预案,要把术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风险都考虑周全,尽量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对病人肺、呼吸道的管理操作都需要更加注意。

杜波作为科室的技术骨干,每天手术都是一台接着一台的,一台大型手术不算术前准备的时间,从正式开始到全部完成至少需要几个小时,一台手术下来,杜波常常站得脚跟疼、腿脚肿胀,体力消耗很大。手术消耗体力巨大,但即使手术成功,也只是完成了治疗的50%,剩下的50%还要依靠医生不停地监护,每一例术后患者,他都要亲自反复观察3-4天,遇到病情复杂的患者他更是不眠不休的守候在患者身边,常常连续几天都不能回家,但他从不抱怨。

杜波认为病人作为弱势群体,不仅要忍受躯体的痛苦,更面对陌生的环境,所以他一直以一颗坦诚的心对待患者,细致检查患者的病情,多与病人沟通、聊天,让病人充分了解病情、知晓治疗方案,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信任与谢意让我十分感动,更觉得自身的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能够有职业操守,尽最大能力缓解病人的痛苦,就足够了。”杜波说道。

不忘初心 苦练操作 以专心换本领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刚来医院的时候,一些老一派的前辈认为临床类的研究生学历虽高、但技能还欠缺磨砺。因此,杜波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大家对临床类研究生‘中看不中用’的偏见。刚到医院的时候,杜波还只是一个只懂理论,连“阑尾炎”都不会做的外科“菜鸟”,在科室党支部书记、科室主任张鹏的悉心培养下,通过不断的学习业务知识、专研操作技术、努力下一步一步成长,最终完成了普外科最大的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肝癌根治术等超高难度手术,成为了科室里年轻的业务骨干。

不忘初心 勇攀高峰 用恒心换成果

医生经验的积累,靠的是大量临床实践。杜波认为“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仅仅自己成为一个好医生,对于服务医院这么多前来求医的患者是远远不够的,他还会经常在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通过科室、医院的学术交流座谈会上,分享这些经验和成果,进一步提高医院相关领域同事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从医以来,他一直以持之以恒的态度不断学习,时刻把握国内外医学前沿,到上级医院进修,开拓视野,把临床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利用工作之余钻研科研工作,临床科研也频频传来好消息。2016年8月参与发明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获得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年3月独立发明的《一种外科伤口束缚带的研发》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7年4月在《海南医学院学报》发表的《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功能、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评为该报年度“百佳”优秀学术论文;2017年7月在《临床误诊误治》发表《NK细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