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乡护理事业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是胸心外科·血管腹壁疝外科主管护师田静一直秉承的理念。工作8年来,从护士、护师再到主管护师,从青涩懵懂、一知半解,再到别人眼中的“田老师”,一次次角色的转变,离不开田静自身从未间断过的刻苦钻研。
勤于思考 提升护理专业技能
从学生转变到独当一面的青年护理工作者,田静早早就认识到:“学生生涯的结束,正是自主学习的开始。”所以,无论是线上的护理论坛交流,还是线下的学术会议,不管大小,田静都积极参与,吸收总结各位专家的先进经验。为了系统地学习更优质的、前沿的护理知识,田静于2019年去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进修学习3个月。
进修结束后,田静用理论武装自己,再将所学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工作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主持区级科研1项,发表论文1篇,专利1项,参与编写著作2篇。同时,田静还承担起科室护理技术骨干的责任,先后主持开展了护理新技术新项目2项,有效带动了本区护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填补了本区域的空白。
善于观察 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参加工作以来,田静勤恳努力,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自己业务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在专业技能上严格要求自己,田静还思想上进,在护理工作中主动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在科主任、护士长的指导下,田静率先采用“集体化视频+行动”的宣教模式,让处于区县级文化水平较低的病人,也能轻松的听懂医务人员的健康科普,并让患者家属主动积极参与到医疗护理中来,构建和谐“共同参与型”护患模式。
跋山涉水,不畏困难。除了宣教、电话回访,田静还坚持去到病人家中,从居家照顾模式、疾病康复宣教、用药指导等方面,细致入微地对病人进行指导和护理,减少病人去往医院诊治路途的风险和费用负担。一位位的患者对田静竖起的大拇指,投来的赞许的目光,田静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有力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展现新时期基层医务工作者的风采。”
想病人之所想,痛病人之所痛——这是田静认为的最好的护患关系。田静总是用最美的微笑、亲切的话语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来面对病人,视病人如亲人,用爱温暖着病榻上的疾困患者。
“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田静说。老太太今天不配合治疗,可能是担心费用太贵了,田静就站在女儿的角度去宽慰;小朋友今天怎么又哭起来了,可能是想妈妈了,田静就去当他的“临时妈妈”;癌症晚期患者今晚又没有睡觉,可能是太痛了,田静便带去安宁疗护。
正如南丁格尔所说“护士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头、木头和纸片,而是具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田静凭着专业、真诚的护理服务,得到领导、同事、患者的一致好评,并荣获2021年“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荣誉称号。“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青年护理工作者,我要在这个平凡岗位上一如既往走下去,用自己的身躯为百姓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守护墙。”田静坚定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