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二十大(3)】主任医师、人大代表彭玲:做真正的“妇女之友”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精进医术  带领团队填补区域空白

 

自2011年我院妇科、产科分科,妇科主任、主任医师彭玲带领科室团队从零起步,从妇科常见病的诊治,到妇科肿瘤、宫颈疾病、女性不孕症、围绝经期疾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完善领域,提高水平。如今,已成功创建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系重庆市宫腔镜规范培训基地、妇产科规培基地;成功完成由开腹、微创到无创的技术跨越;率先开展盆底各种手术,科室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在渝东北片区同级医院中达到领先水平。

 

术中(左2)

 

随着广大群众意识观念的提高,盆底障碍性疾病从以前的“难言之隐”,到现在已成为常见妇科就诊疾病之一。工作28年的彭玲意识到这一点,为了真正成为关爱女性健康的“妇女之友”,做女性健康的传播者,她多次到上级医院培训学习妇科盆底疾病的诊治,并经常和上海、重庆多名专家交流手术经验,不断精进医术。

 

就在三个月前,李女士到我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复发重度子宫脱垂、直肠重度脱垂。“虽然经阴道网片前盆底重建手术已得心应手,但后盆底功能障碍病人病例很少,特别是复发患者,其手术难度和风险更大。”

 

慎重选择手术方式后,彭玲及科室团队成功为李女士开展了经阴道网片前盆底重建术+后盆底重建术,这也是我区首例。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第四天李女士就顺利出院了。在闭环开人大会期间,彭玲收到了李女士发自肺腑的感谢视频。当科室的同事电话告知她时,她说:“有感动、自豪、欣喜,更多的是感恩病人对我的信任支持。”

 

公益活动

 

为了贯彻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彭玲作为一名健康知识传播者,还经常在各个单位和社区进行健康讲座,利用周末组织开展“医体”融合活动、围绝经期“一日门诊”等公益活动。从健康生活方式、营养饮食、运动心理、音乐舞蹈等多方面指导女性,让更多老百姓能提升观念、健康生活,正确管理自己的身心。

 

技术传承  打造高质量人才梯队

 

作为妇科专家,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如何实现技术传承也是彭玲在工作之余经常思考的问题。

 

图片

“早鸟会”

 

彭玲非常重视科内年轻医师的培养,耐心地“传帮带”,更新前沿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她经常鼓励年轻医生进修学习,不吝倾囊相授技术及经验;鼓励年轻医生积极参加临床业务之外的科普、文娱体育各种活动,提高社会阅历,丰富社会生活。为了提高科内业务水平,每周五上班前组织科内30分钟“早鸟会”,学习新进展,并希望科内水平能够早日与上级医院水平达到同质化。

 

“只有让青年医生全面发展,充分成长,才能更好地发展储备人才力量,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在彭玲的指导下,近几年科内年轻医生获得多项市级奖及区级奖——讲课比赛二等奖、宫腔镜竞赛二等奖、腹腔镜缝合比赛一等奖、科普大赛二等奖……

 

“严格自律,做好表率,希望我能用积极心态和行动,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同事。”作为一名医生,同时也是区人代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之一,彭玲始终不忘从医初心、坚守医者仁术。她不仅要求科内人员在科研、技术上进步,还要求他们要守初心、担使命,坚定信念,廉洁行医。每周二下午组织科内学习各种制度、文件精神及开展思想政治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廉洁从医意识。“一代比一代更强,相信年轻医生会逐渐成长起来。”

 

科室团队不断进步,多项新技术从无到有,科研成果从少到多,教学从零基础起步到日益娴熟……彭玲从各个方面展示了作为一个优秀领导者的核心作用。

 

彭玲表示,妇科团队将力争在妇科疾病治疗上做到规范化、微创化、人性化,为全区及周边区县女性患者的健康与美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