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技术】胆囊结石久拖不治,小心一路作“妖”到肠道!

文章来源: 作者:周涛 杜波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5日 点击数:1,298 字号:

肖婆婆近5个月来反复出现右上腹部的疼痛不适,因为每次输点消炎药后症状缓解,就一直拖着没到医院治疗。但是她怎么也没想到,胆囊里的平日还算“安分”的小结石,最近“逛街”居然逛到肠子里了。

近日,肖婆婆因进食油腻食物后再次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在家属的陪伴下来到医院肝胆胰.乳腺.甲状腺外科就诊,经周涛医师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结合患者腹部B超、MRCP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考虑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结石大小约4cm。经科室讨论后,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经镜下探查,发现胆囊区被大网膜、胃十二指肠、结肠等包裹,因粘连致镜下难以分离,果断中转开腹。术中发现胆囊内有多枚结石,最大直径约4*3cm,胆囊体部与十二指肠球部形成内瘘,十二指肠球部瘘口直径约3*2cm,诊断为胆囊多发结石并十二指肠球部内瘘,遂行“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球部瘘口修补术+十二指肠造瘘术”。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经积极的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许继凡副主任医师介绍: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在我国每10个人里大概就有一个人患有胆结石。胆囊肠瘘是胆囊结石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不足1%。根据胆囊肠瘘的位置可分为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结肠瘘、胆囊胃瘘,其形成的原因多为长期的胆囊炎发作导致胆囊与毗邻的器官形成致密的粘连,长期的结石压迫导致胆囊壁与毗邻的消化道出现缺血、坏死以及内瘘形成。较大结石进入肠道后,还可能堵塞肠道,引起胆石性肠梗阻。胆囊肠瘘,好发于老年人,尤以女性多见,极易漏诊或误诊,病死率较高。预防胆囊肠瘘,关键在胆囊结石的预防。

专家提醒,根据《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专家共识》推荐:胆囊结石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均推荐实施胆囊切除术。对于暂不接受手术治疗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应密切随访,如出现症状、胆囊结石相关并发症及胆囊癌危险因素时,应及时实施胆囊切除术。总之,胆囊结石反复“痛”,历时多年未正规治疗,胆囊消化道内瘘的风险显著增高。一旦明确发生了内瘘,更应该及早手术。


感动 同情 无聊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愤怒
更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