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医院新闻

【献礼二十大(2)】胃肠·乳腺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蒲志忠:二十六年待患者如亲人

文章来源: 作者:胃肠·乳腺外科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2日 点击数:1,377 字号:

“尊重每一位患者,珍惜身边每一位同事。”这是我院胃肠·乳腺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蒲志忠在工作上对自己的要求。“我第一个就想到了蒲医生,他不仅医术高明,对患者尊重、态度谦逊,特别让人放心。”这位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外科医生,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和社会的高度赞誉。

扎根基层服务帅乡儿女健康

为响应卫生系统“户口不在城,一律不留城”的号召,蒲志忠从医学院毕业后,便进入到开州区郭家镇卫生院做起了一名基层医生。在当时卫生院医疗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还是一名年轻医生的他,就在基层率先开展了胃穿孔修补、阑尾切除、急诊剖宫产、宫外孕等手术,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临床工作经验。通过扎根基层的锻炼,蒲志忠在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上得心应手。

2005年,在我院扩迁建的特殊时期,蒲志忠因在基层良好的工作表现、扎实的外科基本功,进入到我院工作。蒲志忠始终秉持着“服务更多病人”的理念,从进院之初的院前急诊急救,到先后在泌尿外科、普外科住院部工作,都恪尽职守、勤奋敬业,并多次获得医院表彰。

但他并未止步,尤其是在进入普通外科工作后,鉴于当时科室微创外科技术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蒲志忠主动申请到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胃肠外科和微创外科。

术中(右)

学成归来后,蒲志忠在开州区率先开展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物立体定位旋切术、超普疝修补装置(UHS)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先后带领科室年轻医生开展了腹腔镜肝胆、胃肠、食管等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术,不断向更高端、更精细的层面发展。“不介意‘长江后浪推前浪’,希望尽我们全力护患者健康。”他说。

2009年至今,科室平均每年完成腹腔镜胃癌、结直肠癌手术200例,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显著,也令开州的患者能足不出区得到及时、精准的救治。2021年,多次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腹腔热灌注技术,这一技术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十六年待患者如亲人

“技术为王,但别忘了以人为本。”从医26年,蒲志忠从未停下脚步,无论上班还是休息日,他每天坚持早晚两次查房,了解患者病情转归。在胃肠·乳腺外科的病房里,常常能听到患者或家属问起:“蒲主任,你怎么周末都不休息呀?”。

蒲志忠查房(中)

就在上周,一位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并末端回肠造瘘术的患者,因感染肺炎克雷伯革兰氏阴性杆菌出现寒战、高热的症状,体温一度达到40.6℃,值班的年轻医生略显紧张慌乱,恰逢蒲志忠例行夜查房,他立即与值班医生一起对患者的病程、检验报告进行分析、处置,经过详细的床旁查房后,他一边指导值班的医生制定新的医嘱方案,一边鼓励安慰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病情。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处理观察,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寒战消失,处理完已是凌晨2点,此刻没有鲜花和掌声,陪伴他的只是坐下来后的那一杯清茶。

关爱患者,同时也鼓励同事钻研业务。蒲志忠常年带领年轻后辈们完成各项高风险大手术,他鼓励:“你们要找到自己的领域,并且把它做精。”遇到科室急诊较多或者年轻医们工作繁忙时,也总是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帮助。

一个炎热的中午,蒲志忠刚结束完一台直肠癌根治手术回到病房,另一位年轻医生小向在值完夜班后紧接着做了半天手术,眼看着前一天夜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腹痛加重,保守治疗无效急需手术。蒲志忠看到小向医生精疲力尽的样子,心疼地要求小向先回家休息,自己转身进入了电梯投入到手术中。“蒲主任不仅是导师,更像是我们的‘家长’。”小向回想起当时的情形仍热泪盈眶。

患者送上锦旗(左)

2020年8月1日,我院普外科分科,胃肠·乳腺外科正式运行。蒲志忠处理了许多复杂病例,不仅让患者得到了及时、精准的治疗,同时也获得了属于他的荣誉。

谈及未来,蒲志忠的目光愈加炯炯有神,踌躇满志。“未来,我院胃肠·乳腺外科,将进一步借助教学、义诊、建立专科联盟等方式,加强与基层医院之间的合作,提高年轻医生的技术水平,让患者不出区就能享受到优质专业的服务,在家门口解除病痛。”

 

感动 同情 无聊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愤怒
更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