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医院新闻

【“三个80”系列宣传(74)】经常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是得了慢阻肺吗?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3日 点击数:686 字号: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义世界慢阻肺日(WORLD COPD DAY),2020年11月18日是第十九个世界慢阻肺日。据世卫组织估计,全球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平均每年有270万人死于慢阻肺,慢阻肺仅次于脑血管、心脏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四位,成为第四大致死的原因。

      11月18日下午,我院呼吸内科在学习室组织开展了“医患共努力,改善慢阻肺生活”的主题宣讲活动。

 

      活动中,呼吸内科副主任韦永刚就慢阻肺患者《长期规律治疗、畅享顺畅呼吸、远离慢阻肺病魔》课题作了精彩的报告,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了通熟易懂的讲解。

 

一、到底什么是慢阻肺(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以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疾病(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引起 。

 

二、为什么会发生慢阻肺?那么哪些人群容易发生慢阻肺?

      韦永刚讲到,吸烟是慢阻肺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慢阻肺的发生也与遗传因素、社会经济状况相关。年龄大于35岁;长期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重金属颗粒等工作;在婴幼儿时期反复患下呼吸道感染;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污染、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患有某种特定疾病,如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直系亲属中有慢阻肺家族史;居住在气候寒冷、潮湿地区以及使用燃煤、木柴取暖等类型的百姓更加容易患慢阻肺。

 

三、慢阻肺形成后能除根吗? 需要治疗多久?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到最终形成需要10多年的时间。发展慢,形成的病症就顽固,由于肺和气管不能再生,不能重新形成新的组织来代替原有组织,所以慢阻肺一旦形成即不能除根,只能控制其发展速度,尽量减轻其症状,如果控制得当,可以取得和正常人差不多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四、得了慢阻肺,怎么办?

      1.非药物治疗

      戒烟、减少职业粉尘等危险因素暴露、接种流感/肺炎疫苗、肺康复、教育、自我管理(运动、饮食)、氧疗;

      2.药物治疗

      气道炎症→糖皮质激素(如ICS):通过控制气道炎症,改善支气管肿胀状态,从而改善疾病;

      气流受限→支气管扩张剂 (如SABA、LABA、SAMA、LAMA):通过直接扩张支气管,使气道从狭窄的状态变为通畅的状态,改善呼吸症状。

 

      如果症状控制得不错,是否可以擅自停药?随意停药,极可能造成病情恶化,如肺功能急剧下降、症状发作和出现急性加重等,最终危及生命;不规范治疗或依从性差,反复出现急性加重,病情逐渐加重,气流阻塞进行性加重,最后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预后较差。

      长期规律吸入激素治疗对全身安全性有影响吗?慢阻肺药物治疗应遵循优先选择吸入药物,坚持长期规律治疗原则,与口服药物相比,吸入剂的不良反应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于气道局部,用药剂量远远低于全身用药的剂量,药物的全身作用极其轻微,在常规的推荐剂量范围内使用,极少有不良反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好用药剂量,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

      确诊慢阻肺后多久复诊一次? 慢阻肺需要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定期复诊。建议对重度以上慢阻肺每6个月检查一次,对轻度/中度慢阻肺每年检查一次。

      据统计,慢阻肺是导致全世界范围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预计到2060年,每年可能有540多万人死于慢阻肺及吸烟相关疾病;我国慢阻肺总死亡人群占全球慢阻肺死亡总人数的31.1%;全球几乎每死亡3例慢阻肺患者, 其中就有1例是中国慢阻肺患者。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近1亿,我国慢阻肺患病率20岁及以上成人8.6%,40岁以上成人为13.7%。

      请重视慢阻肺,长期规律治疗,医患共努力,远离慢阻肺病魔,畅享顺畅呼吸!

 

 

供稿:呼吸内科 张春燕

排版:徐艺文

审核:何永坤 胡冬梅

 

 

感动 同情 无聊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愤怒
更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