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NAVIGATION母乳喂养相关知识
1、母乳喂养的好处
对婴儿的好处:
⑴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完全能满足出生后4-6个月的婴儿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的需要。且易被消化和吸收,在这段时间内不需要给婴儿喂母乳以外的食品。
⑵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物质,其中抗体可保护婴儿,预防感染性疾病,在初乳中这种物质的含量更为丰富,使人体“笫一次接受免疫”。
⑶母乳可起到预防婴幼儿某些过敏性疾病,如湿疹、哮喘等。
⑷由于母乳含有一种不久以前才被引起注意的含硫氨基酸——乙磺酸(Taurine), 这种物质在牛奶中含量极少,现在发现它对新生儿脑神经系统的机能、智力发育、保护视力和胆汁代谢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⑸增强母婴感情。众所周知,母爱对婴儿的健康成长和在未来的精神、性格的发育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⑹促进面部和牙齿的正常发育,并有预防龋齿的作用。
对母亲的好处:
⑴由于吸吮能反射性引起体内缩宫素Oxytocin(旧称“催产素”)分泌增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流血,促使子宫复原。
⑵母乳喂养最卫生、方便、安全、新鲜和经济。
⑶母亲从母乳喂养中密切了与婴儿的关系,并从中得到特殊的心理安慰。
⑷由于正常的母乳喂养能产生“哺乳期闭经”,使母亲在这段时间内体内的蛋白质、铁和其他营养物质减少了消耗,得以贮存,既有利于母亲产后的康复,亦有利于延长生育间隔,起天然避孕作用。
⑸据有关研究母乳喂养可能通过使乳腺经历正常的生理活动和抑制卵巢细胞活动,而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的危险。
对家庭的好处:
⑴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有利于稳定家庭关系。
⑵使家庭成员对母乳喂养增加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体验到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
对社会的好处:
⑴对人类回归大自然和恢复整个自然界生态平衡具有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
⑵降低了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了妇幼保健水平。
⑶增强了青少年、婴幼儿的体质和有利于心理素质的成长。从而促进了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
⑷节约了社会代乳品、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各种不必要的消费。
⑸有利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有助于小儿智能,社交能力的发育。
2、人工喂养的坏处
(1)干扰亲子关系
(2)婴儿更容易患腹泻、呼吸道、耳部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3)很可能由于冲调过浓或过稀,导致婴儿肾脏负担加重或者营养不良
(4)容易发生过敏,比如湿疹及哮喘
(5)可能对动物乳汁不耐受,而发生腹泻、皮疹或其他症状
(6)儿童及成年期的某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7)可能因摄食过量而引发肥胖
(8)可能影响智力的良好发育
(9)不进行母乳喂养的母亲可能会很快再次妊娠
3、如何做好母乳喂养
(1)重视产前健康教育
(2)产后半小时内母亲立即与婴儿皮肤接触,并开始给婴儿吸吮母亲的乳头
(3)实行24小时起母婴同室,让孩子“分分钟”与妈妈在一起
(4)按需哺乳,勤吸吮下奶快奶水多
(5)特别强调不要给婴儿喂食母乳以外的食品
(6)母亲要努力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
4、正确的哺乳姿势
母亲应处在放松舒适的体位(卧、立、站均可)抱孩子;孩子贴近母亲,脸朝乳房,婴儿鼻子对着母亲乳头,还要令头、颈、身体基本呈一直线,如果是刚出生的婴儿母亲还得用一只手托着其臀部;婴儿的下颏应触到母亲的乳房。概括为三贴:胸贴胸、腹贴腹、孩子的下巴贴着妈妈的乳房。
5、含接姿势
首先母亲要用乳头刺激孩子的口唇周围皮肤,趁孩子张大嘴巴之际,及时将乳头及大部份的乳晕放在孩子的口中。如果含接姿势正确的话,则此时(1)婴儿的嘴会张得很大,下唇向外翻,(2)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房(3)婴儿的面两颊鼓起呈球形(4)含接时可看到上方的乳晕要比下方的乳晕要多(5)出现深、慢而有节奏的吸吮动作,不时又暂停一会(6)可以听到婴儿在吞咽时所发出的很特别的“咕!咕!咕”声音,令您有一种难以描写的满足感和欢乐享受感。
6、确托乳房的姿势
“C”型手法托起乳房,手掌微握,拇指张开,食指和其他的手指合拢并排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食指托乳房的根部,而拇指轻轻地放在乳房的上方,此时应注意的是母亲的手不应离乳头太近,以防碍婴儿的含接。
7、挤奶的相关知识
(1)挤奶的适应症:
l 解除乳腺管堵塞或乳汁淤积;
l 在孩子开始练习吸吮凹陷的乳头时;
l 孩子拒绝吸吮时;
l 对有病患儿吸吮力量不足时;
l 婴儿母亲生病,需保持泌乳时;
l 因母亲工作和外出时;
l 母亲奶胀孩子不能很好地含接时;
l 有需要直接将乳汁挤到孩子的口中时
l 婴儿有先天性口腔畸形(如“兔唇”、裂腭)时;等等。
(2)挤奶前的准备:
l 乳母喝一杯热饮料,如“果珍”汤饮等;
l 乳母把双手彻底清洗干净;
l 先用温热水清洁双乳,然后再温热敷双侧乳房3-5分钟;
l 按摩后背。
(3)挤奶方法:
l 让母亲把手洗干净;采用自己认为舒适的体位,并将盛奶容器靠近乳房;
l 将拇指放在乳头及乳晕的上方,食指放在乳头及乳晕的下方,与拇指相对
l 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注意不可压得太深,否则反而会使乳腺导管因受压而引起阻塞;
l 压力应作用在乳晕下方的乳房上,即拇指及食指所压部位须在乳晕深面的乳窦上;
l 反复动作一压一放。除非操作不正确,一般不应引起疼痛。首次不一定有奶挤出,挤压数次后自然就会有奶滴下;
l 手指围绕乳头顺次作圆周转移,以从各个方向按照同样方法挤压乳房,务使乳房前方每一个乳窦的乳汁都被挤出;
l 在每次压乳晕时,手指不应有滑动或摩擦式或其他类似滚动式的动作出现;
l 不要挤压乳头,因为挤压或者牵拉乳头都不会出奶,同样道理婴儿如果仅仅吸吮乳头亦同样不会有奶被吸出;
l 通常一侧乳房经挤压3--5分钟后,乳汁就会明显减少,这时可挤另一侧乳房,如此反复多次。挤奶是个累活,双手可以交替使用,以减少疲劳;但需要指出每次挤奶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特别在开始几天,泌乳量还不多,不必再延长每次挤奶所需的时间。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愤怒 |